清明三候是什么


清明三候是什么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扫墓和祭扫祖先的日子 。清明时,草木复苏,万物生长,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 。在这个时节,人们都要扫墓祭祖,这也是清明节与其他传统节日的重要区别 。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关于清明节三候的相关知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节者,万物并作,皆亲故也……故清明节者,于清明之时祭也 。”在清明节这天举行隆重的扫墓活动,表示缅怀先人之情和追思故人之意 。
1、寒露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寒露时节,天空中的露珠开始凝结,为霜,所以叫寒露 。寒露时期,南方进入了立秋后的秋季 。寒露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这个时节天气开始转凉 。进入寒露之后,冷空气开始频繁活动,降雨天气增多,温度也开始下降 。古人说:“寒露天气,夜露成霜 。”在古代寒露时节,北方的节气是重阳,南方的节气是立秋 。
2、惊蛰
【清明三候是什么】
惊蛰,又称“蛰虫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春雷始动,春雨渐多 。而惊蛰节又称为“咬破春茧的桃李之月” 。在每年公历的3月5号到6号之间,春雷始鸣,万物蛰伏于泥土中,开始蛰伏生长 。人们发现,万物复苏,春雷响起时,人们会惊蛰,也就是春雷乍响 。所以惊蛰也叫“蛰起”,春天到来了 。
3、夏至
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年中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 。夏至之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 。夏至节气正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时值夏季最炎热的时候 。因此这一天又被称为“消暑节”或者“夏至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夏至,阳气始生,日短宜长” 。所以古人有“三伏贴汗如雨,一日短一线长”一说 。因此夏至时节不仅是养生的最佳时期,而且在这期间也要进行一些相关的习俗活动来抵御夏日热,比如喝伏茶、吃西瓜等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