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由来和风俗】
春节,又称中国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农历的春节是指农历新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为春节,又称小年,也称祭年、扫尘、灶君生日、灶王爷诞辰 。相传除夕之夜,灶王爷向玉帝报告:这天晚上做了很多坏事,玉帝派人把他关在阴间,不许人间春节放假,让人从除夕开始不能出门拜年 。人们为了躲避除夕之夜“祸事”,纷纷回到家里过年 。
一、过年
过年,这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与中国人过去的四大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中元节一起统称为“中国年” 。春节这一天,家家张灯结彩;走亲访友、聚餐饮酒;小孩子们放烟花、玩鞭炮;男女老少们欢聚一堂、喜气洋洋——整个过程,与古代大祭天地、拜天地一样,都是隆重而热闹的活动……古代把春节比作春天里第一场雨;中国人把春节叫做“过年”;过年不仅有吃、穿、住、行等生活需求,还有各种精神需求:人们要放鞭炮;人们要放烟花;人们要闹元宵;人们要贴春联、窗花;孩子们要放鞭炮和春游等……春节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贴对联 。春节贴对联是中国人流传千年的传统习俗 。
二、除夕之夜,人在家中坐,待门神来请安 。
除夕之夜,许多人家门前贴门神,挂的门神有很多,有秦琼、尉迟恭、关二爷、岳飞等,有的是文官,也有文官的文笔和武官的武勇相结合的门神 。门神、纸神像、墨神像组成,写于红色纸上,贴于大门上,这就是门神的由来 。过去中国民间流行正月初一贴门神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避邪避祸 。现在已很少有人愿意贴门神了 。
三、大年初一,也就是元宵节到来之前,家家都要守岁拜神 。
大年初一这天,无论是家中还是外出游逛,都要摆上供品,的数量根据所拜之神而定 。这些供品包括红枣、花生、栗子等各种零食,另外还有鸡蛋、猪头肉、鸡肉、鱼等各种肉类食品 。所有供品都必须摆在桌子上供品都要摆在一个四方角的位置上祭拜之后放回原处 。守岁结束后要打扫卫生 。初一晚上不能点灯也不能上厕所、吃零食,否则会让新一年变得霉运连连等;早上一定要吃饺子(也叫“年饺”)或年糕(又名“团圆饭”)、元宵(又名“长生糕”)等食物;饭后还要进行一场“扫尘活动”;扫地要用湿抹布擦干净地上的尘土,然后打扫屋子;要把门窗封好,以免灰尘随风飘走 。
四、元日,指正月初六,这一天是阴历的正月初一 。
又叫“年节”、“春节”等 。春节这天人们要守岁,要做丰盛的年夜饭,还要有压岁钱,以求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现在在广州,还有一个非常流行的习俗是大年初一不拜年 。过年不拜年是中国古老的民俗习俗之一,一般到了除夕还守岁 。但这只是在一些地方才出现的民俗活动 。在广西,过年期间的白天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到户外放鞭炮,晚上可以和家人一起守岁狂欢 。